图书馆免费开放畅想
荆州市图书馆馆长欧阳军作者:欧阳军
回想从事公共图书馆事业30年,唯有今天推行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一事令我心情激动,畅想不已。
据百度对畅想一词的“最佳答案”:畅想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作为图书馆馆长,对当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一事还真是畅想多多。
2011年是不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元年我无从考证。据说,1905年浙江阴山人士徐树兰创办的“古越藏书楼”(我国较早的公共性质的图书馆)是全国最早免费开放的图书馆。但她那是一个地方、一个馆,不代表全中国。也据说2007年我国就有一些公共图书馆推行免费开放,但那也是局部觉悟的作为,没有政府背景,也没有统一步调。因此,我还是认为2011年可称之为中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元年。因为,她有三个明显标志。一是国家有政策规定、指导原则、时间要求、经费补助、运行方式等文件;二是在全国范围的全民意识和全体公共图书馆的全部行动;三是免费开放是在文化民生、人民民主的母体之中孕育,借助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而产生,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图书馆历史十分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等。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有西周的盟府、宋朝的崇文院、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这些图书馆,或面向特定官僚阶层、学者群体,或为私人提供服务,并非公共图书馆。1904年,湖北省图书馆作为全国第一座具有公共性质的图书馆诞生,划时代地将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资源推向大众。但这仅仅是图书馆的一种公共文化姿态,其时,图书馆并没有完全免费开放。
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一张试纸”。而这个示范的更大意义在于政府向公众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义不容辞,她或将能引领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向完全的公益性转变,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公共场所、空间,更多的公园、景点和景区,走向完全无障碍和无门槛的开放之路。
我想,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社会公共资源服务领域的行为规范。实事上,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 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公共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她已不单单是借书还书的地方。从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最近10年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必须适应新发展,现代图书馆不能局限于传统服务。就荆州来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家保证基本投入之后,它在文献积累、人员培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技能等方面还需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如果说2011年是图书馆免费开放元年的话,那我要说,“后免开时代”的路更长,工作更丰富,意义更重大!
愿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能引导出社会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意识来!
文章录入:边天 责任编辑:ti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