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图书馆馆长孙品燕携“张居正诗文集”
惊艳亮相!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湖北省古籍保护重要成果,吸引更多读者加入到保护古籍、服务社会的行列,10月30日,2020年度“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
本次活动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邀请湖北八家文化场馆齐聚“晒宝”。荆州市图书馆馆长孙品燕携《新刻张太岳先生诗文集四十七卷》亮相,与湖北另外7家文化场馆齐聚“晒宝”。
荆州市图书馆馆长 孙品燕
这些“珍宝”有湖北省图书馆清抄本《尔雅正名》;湖北省博物馆《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与《烈士刘尧澄传》;武汉大学图书馆元明间刻本《新刊铜人针灸经》和《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康熙刻本《周易辨》;湖北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刻本《增修诗话总龟》;襄阳市图书馆明嘉靖刻本《水经注》;荆州市图书馆明万历刻清印本《新刻张太岳先生诗文集》;黄冈市图书馆明隆庆刻本《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等。
「“晒宝”现场」
张居正诗文集背后的故事
荆州市图书馆馆长孙品燕携带的馆藏让观众惊叹。《新刻张太岳先生诗文集四十七卷》著者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明朝政治家、改革家。
孙品燕介绍,这部书是清代的刻本,基本保持了明代刻本的原貌。经多方查找,我们发现此书中的“玄”字缺笔,做了避讳处理,书上盖有汉口特别市图书馆、汉口市立图书馆、武汉图书馆赠的印章,表明这部书在民国时期已经入藏图书馆,1949年以后通过馆际交流的方式入藏荆州市图书馆,这段文献交流的过往反映了荆汉两地图书馆的兄弟情谊。由此判定这部书应该是清代康熙之后的刻本。
更有意思的是,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比馆藏实物,我们发现除少量避讳字做过一些变动外,孙品燕认为,判定其版本的过程有一些小小的曲折,但是让我们得以管窥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出版文化。
张居正文化已在荆州留有很多遗迹——张居正故居、张居正墓不仅被保存下来,并得到了很好的修缮,是荆州热门的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荆州作为张居正的家乡,对张居正文化极为重视,不仅对上述文化遗迹进行了保护和开发,拍摄过张居正的影视作品,成立了张居正研究会,还以张居正的名字命名了城区的道路——张居正街、张居正路、太岳路、太岳北路,毗邻张居正墓的一所小学也被命名为张居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