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有声 获奖作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发布时间:2024-02-27 14:47:46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91次

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是由党中央倡导、中宣部组织实施,旨在弘扬主旋律、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选活动。

“五个一”指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后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

“五个一工程”奖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奖,具有权威性与广泛影响力,与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并称中国出版界“三大奖”。

 

小说描绘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近半个世纪复杂多变而又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活、可敬可感的平凡英雄。

 

凹凸山区蓝桥埠镇村民梁大牙在迎亲路上,遭遇日军轰炸,全村只有他、新娘子韩春云、同乡陈墨涵和朱预道四人侥幸逃生。梁大牙和朱预道想投国民党,却阴差阳错闯进了新四军的根据地;陈墨涵和韩春云想投新四军,却被国民党抓差。昔日的同乡,时敌时友,随时势而变……

梁大牙在战场上,在新四军队伍里,经历千锤百炼,从当初只有匹夫之勇的莽汉修炼成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陈墨涵、韩春云、朱预道也有了各自的人生归宿。

02

《大雪无痕》

《大雪无痕》既是一部反腐小说,又是一部刑侦题材的现实主义佳作。在引人入圣的故事讲述中,附加深入的思想交锋。

在省市领导为衣锦还乡的军区丁司令员举办的招待会开始前,松江市东钢股票案重要知情人、市委张秘书被枪杀在宾馆的阁楼上。男主人公方雨林凭着优秀的侦查能力和敏锐的直觉,调查到枪杀案件与省市领导有重要牵连……

良知和私欲的碰撞,正义和权力的交锋,全书笔锋犀利,悬念迭起,立足现实,寓意深远,演奏出一曲正气浩然的时代之歌!

03

《天行者》

《天行者》是一曲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一群民办教师在寂寞群山中的坚守与盼望,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高考落榜青年张英才来到偏远的界岭小学当代课老师,他被山区艰苦的教学条件所震惊。

在困窘的生活中,张英才感受着乡村民办教师的坚强、执着、认真、负责,也经历了命运给予他们的失落、痛苦、悲伤,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生活的压力,更有作为一名乡村民办教师的尊严。尽管如此,每天清晨,界岭小学上空的国旗仍然伴随着笛子演奏的国歌声冉冉升起……

04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反映2008年汶川大地震,选择了因为地震而使唐山和汶川发生特殊联系的角度,使作品的灾难叙述区别于其他同题材作品。

以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这一视角,深刻挖掘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中发人深省之处,比如政府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命个体的心理治疗干预,高科技救援手段等,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从唐山到汶川,地理距离看似遥远,但是,在整个地震灾难的过程中,唐山和汶川的靠近和融合,表现出理解、互助和血肉交融的整体形象震撼和感动力量。

05

《建党伟业》

危难之中建党,崛起之时补遗,这是一幅二十世纪早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科学的态度、磅礴的气势和翔实的史料,全面展示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这十年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所涌现的一大批杰出的风云人物,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生动地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党的创始人和民族精英的光辉形象,着力描写他们在追求真理、寻找救国之路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人格力量。

06

《长津湖》

这是一部全景式刻画长津湖战役的史诗力作,记录冰与火淬炼的志愿军战士,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1950年深冬,在严酷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000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战局,为之后到来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这场装备对比悬殊的战役,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中国军人衣着单薄,装备简陋,饥肠辘辘,却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勇往直前,奋勇冲锋,在寒冷的阵地上凝固成庄严的雕像……

07

《焦裕禄》

全景再现人民公仆焦裕禄真实人生历程,深刻诠释伟大的焦裕禄精神内涵。同名电视剧荣获“飞天奖”“金鹰奖”。

焦裕禄同志是新中国70年历史中值得被铭记的一位党的好干部,他的艰辛、信念以及奉献精神,映射着一大批时代先进人物的命运变迁和精神世界。

小说讲述他从穷苦少年开始勉力奋进的历程,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他带领兰考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家园的感人场面,成功地塑造了焦裕禄这个立体多面、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生动还原了一位人民公仆的人生传奇。

08

《雪祭》

著名军旅作家党益民向雪域军魂致敬的英雄史诗,讴歌了两代西藏军人的使命担当,呈现了他们积极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

小说通过驻扎在雪拉山上一个连队官兵的不同命运,再现了解放军进藏、西藏平叛、修筑青藏川藏公路等重大历史事件,描绘了西藏解放半个世纪来的深刻变革与发展,讴歌了两代西藏军人的使命担当与异乎寻常的情感追求。

故事曲折跌宕,文笔朴实凝练,人物丰满真实,藏地风情浓郁,读来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09

《血梅花》

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学文力作,捡拾鲜活动人的民间记忆,勾画出普通民众面对侵略的觉醒与抗争,振奋众情,感化心灵。

柳东风的妻子不幸遭日本人杀害,柳东风潜身东北,暗杀日本军警,开始了他至死不渝的反日抗争。日本秘密刑警松岛偶然被柳东风搭救,两人之间展开了一段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柳东风每暗杀一个日本军官,就留下一个“血梅花”的符号,令日本人闻风丧胆……

本书捡拾鲜活动人的民间记忆,勾画出普通民众面对侵略的觉醒与抗争。将“人”作为价值尺度,从人类的高度去思考战争,观照人性。

10

《北上》

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本书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运河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千百年来如何营养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独特的中国人,在作品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思索与艺术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多年来,以弘扬先进文化、多出优秀作品为目标,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成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示范工程、响亮品牌,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